嚴格來說,微商算微信生態(tài)營銷的先行者。
然而曾經爆火的微商模式,目前發(fā)展并不好。
微商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三個:
①不可控的供應鏈品質
②過度野蠻粗放的運營模式
③勢能大的分銷商,話語權過高
除掉微商模式飽受的非議,曾經輝煌的微商分銷模式能為私域的品牌運營帶來哪些成功、可借鑒的方法論?
本期有贊說,我們邀請有贊高級運營專家教頭,為我們拆解微商模式對私域品牌增長帶來的啟發(fā)。
100 個貨賣 1 個人 1 個人分享 100 人 為什么品牌近年都專注發(fā)展私域? 可能每個商家有不同的思考,但有一個核心目標是共通的。 那就是互聯網紅利消失,品牌獲客成本越來越高,做私域,可能讓品牌具備以較低成本達成轉化、裂變的能力。 我們都知道一個公式。 私域GMV=私域客戶數x全生命周期觸達次數x轉化率x客單價 想要提升GMV,就要想辦法提升每個變量。核心是私域客戶數和單客LTV價值。 先說單客LTV價值,私域的場景,有兩個非??捎^的潛在能力: 1 、把一百個貨賣給一個人 2 、再讓這一個人分享給一百個人 如此往復,就是單客LTV價值的較大化。 再說客戶的觸達,現在品牌大多數把公眾號、電商平臺、直播平臺作為最主要觸點,而這類觸點上的動作,實際都需要營銷經費,也就是流量成本。 私域的出現,實際是以人(粉絲、會員)作為觸點,去觸達更多且更精準的消費者。 能夠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觸點越多,單客LTV價值越高、GMV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。 我們做調研得出數據顯示,如果消費者看到同一條信息六次以上,即使他對這個活動或者產品不感興趣,也會產生點擊了解一下的想法。 這實際上就是私域想要打造的觸點。 理解了這些,就能理解為什么許多大品牌開始重新啟用微商模式。 社交電商最核心、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就是分享經濟,微商模式能夠零成本的幫助品牌創(chuàng)造出更多的觸點。 由品牌帶著自己的代理端、小B端一起共建一個私域觸點生態(tài),除了品牌自身持續(xù)吸引私域流量,每一個代理端、小B端的私域也被融入其中。 打法的核心甚至不在小B能出多少貨,而是在小B的私域,能幫品牌帶來多少觸點和曝光。 換句話說,私域的分銷打法,能夠通過用戶不斷裂變,讓每個用戶的用戶價值更高,運營的成本更低。 但是回過頭來看,現在大部分品牌對私域用戶的運營遠沒有達到這個階段。 用目前最常見的社群來說,實際上大部分的社群現在只算是「社區(qū)」,品牌在里面「發(fā)公告」,起到的作用是通知,很難讓用戶參與、互動、形成高認可度。 那么什么是社群? 社群里的人與人之間是有鏈接的,比如家庭群、校友群,大家有情感的鏈接;微商群,大家有利益的鏈接。 社群的個體之間有鏈接,那么他們就會自發(fā)的去產出內容,并維護這個交流的場域,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社群。 因此,現在越來越多的行業(yè)頭部企業(yè)已經重拾微商模式中分銷的形式,試圖打造有鏈接的社群,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 據我們觀察,目前行業(yè)里的頭部企業(yè)主要以三種方式搭建私域的銷售渠道: 1 、純外包型,模式由外包公司操盤,用專業(yè)團隊調動有資源的人,把分銷模式和傳統(tǒng)的批發(fā)手段結合,在朋友圈快速裂變,迅速做大營業(yè)額。 這種模式對品牌本身來說無風險,但是能否成功完全依靠外包公司。 2 、外包+自營,先通過外包操盤,把裂變式的生態(tài)做起來,打造現成的團隊建立分銷社群。 路徑走通之后,再通過全盤接收的方式,用同樣路徑,自營做更多項目。 這種模式的優(yōu)勢在于風險相對可控,而且可以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 3 、純自營,品牌自己搭建專業(yè)的客銷團隊,一步步發(fā)展有高利益粘度的分銷員,由自營團隊做整個分銷生態(tài)的激活。 這種模式前期投入大,品牌自身的風險大,但是一旦走通,是發(fā)展韌性最強的。 試水品牌微商化 外包+自營兩步走 三種私域分銷方式,實際上就是兩種方法論的組合:引入成熟團隊和從消費者開始培養(yǎng)。 想試水品牌微商化的品牌,我建議要雙管齊下,也就是同時搭建外包+自營兩個私域銷售渠道。 先說外包怎么做,一步就是要引入成熟的銷售團隊。 但是問題來了,既然是成熟的銷售團隊,賣誰家的貨都是賣,為什么要選擇你的品牌? 這就要求品牌自身具備筑巢引鳳、吸引并賦能團隊的能力。 有些品牌通過簡單的利益獎勵吸引銷售團隊,但他們?yōu)榱死娑鴣?,當你不能為他提供更多價值時,他們自然也會因為追求更大利益而走。 因此,品牌更需要思考的是,如何打造一整套自有體系,去吸引適合項目的成熟團隊,讓這個團隊能夠持續(xù)簡單的復用體系內的資源和系統(tǒng),不斷創(chuàng)造價值。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品牌的賦能,讓成熟團隊能夠做可復制的事、做可以簡單復制的事、做可以持續(xù)復制的事,這就是筑巢引鳳的核心。 接下來再說從消費者開始培養(yǎng)的自營分銷團隊,也就是讓C端變成B端。 很多分銷員剛從C端轉向B端的時候很困難,一方面是分銷這件事本身要消耗社交貨幣,心理過不去,另一方面沒有經驗,也沒有賺到過錢,不知道該怎么去調動粉絲,也沒有積極性。 這時候品牌要在整體運營系統(tǒng)上,為消費者轉變?yōu)榉咒N員做好鋪墊。 宣傳圖片、文案、資源、話術......把一整套體系直接搬給他用,在每個節(jié)點他只需要做好一件事,剩下的流程就會自動運轉。 最后理想的情況就是:企業(yè)負責培養(yǎng)小B,小B通過培訓學習SOP自動賣貨。 從這個角度,我們再去看流量的生命周期,實際上就是一個C端到B端的完整轉換鏈路,從流量到小C,到大C,再到小B,最后到大B。 五個角色之間,存在四個轉換的間隙,通過體系化的引導,完成四個間隙中鏈條的打造,就完成了從流量到忠實分銷商的轉化。 對完成過一次轉化的分銷商,我們還要能提供一整套的進階培訓方案,讓他可以簡單、持續(xù)復制成功經驗,讓他能夠不斷成長,忠誠度逐步提升。 用培訓的方式提高能力閾值和忠誠度,這同樣適用于我們引進的成熟團隊。 當我們的體系持續(xù)迭代,幫助他們不斷輕松成長、賺錢的時候,團隊就能一直保持積極性,并不斷的吸納新血液。 品牌微商化過程 兩個避雷點 品牌微商化的過程中,還有兩個踩雷點提醒大家。 1 、正確認知合法合規(guī)方面的一些誤區(qū),比如省代、市代、區(qū)代這樣的多層級批發(fā)系統(tǒng)風險,對外營銷的廣告法風險,團隊計酬、業(yè)績分紅的財務風險等等。 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系統(tǒng)設計完全規(guī)避的,對全盤合規(guī)的考慮,品牌一定要在設計初期就做好規(guī)劃。 2 、主體模塊化設置,也就是將業(yè)務鏈條上的主要板塊做獨立的分割。 例如供應鏈獨立一個公司,營銷團隊做一個獨立公司,市場團隊、獎勵團隊、系統(tǒng)團隊等都做獨立的公司,分割開來之后各自做自己的策略,這是最安全的方式。 講了原則問題,最后聊聊組織的問題,建議大家搭建起來分銷體系后,遵循小步快走,快速執(zhí)行,持續(xù)優(yōu)化的原則。 先跑起來,過程中發(fā)現任何問題,及時優(yōu)化,沒有準備萬全的體系,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優(yōu)化的方案。 下圖是客銷團隊搭建的一整套框架,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,去參考和搭建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