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編樓下有一家「奇葩」餐廳,是地道的川菜館,但是餐廳的門口擺了很多臘腸、應季水果。
餐廳的服務員小王呢,在過去的一個月里,靠外快的收入,已經超過了他的本職工作的工資。
而他的外快,是分銷餐廳的臘腸、應季水果等特產。
這是什么迷之操作?
#一家賣特產的餐飲店 其實,這家川菜館在小編家樓下開了已經有 6 年,憑借良好的口碑,積累了不少回頭客。 餐廳老板除了做餐飲生意外,還會順帶兜售來自四川的特產,如眉山臍橙、四川風味臘腸等。 原本賣特產只是「副業(yè)」,誰曾想老顧客對特產的品質總是贊不絕口,于是餐廳老板再三考慮下,決定有贊合作,專門通過小程序商城搭建一個特產店。 而像小王這樣的服務員,則順理成章成為了分銷員,專門分銷特產。 這不分銷還好,一分銷就「剎不住車」了。 僅過去兩個月,共有將近 10 名像小王這樣的店員參與分銷,它成為餐廳的新增量市場。 而店員也因分銷帶來的分紅,不僅對顧客服務更賣力,還通過分享裂變工具,帶來了不少新客前來餐廳「打卡」。 據餐廳透露,目前分銷特產帶來的收入,占比當月總收入的 30%,不僅如此,門店客流也同比上月提升了 50% 左右。 #「收買人心」的小心思 餐飲店賣特產,看似「腦洞大開」,其實這還真是個擁有目標客戶的好地方。 首先,來餐廳消費的,大多對川菜有一定的喜愛。另外據餐廳老板透露,顧客對價格不敏感,他們更注重口感與品質。這是因為餐廳的客單價不低,所以消費者大多為中高收入群體。 你可以理解為,這是被餐廳篩選出的用戶畫像。 也因此,餐廳售賣的特產對比同類產品價格相對較高,比如餐廳的川味臘腸,一串的價格是 200 元,比市面上賣的高出 2~3 倍。 價格雖然高了點,但是耐不住用戶喜歡,而正如老板所說,「用戶真的不在意多少錢」,他們更在意的是「好不好吃,我什么時候能吃到?!?/strong> 所以,配送成了一個不小的痛點,而餐廳老板對送貨de要求,就是在杭州全城實現半日達,即便面對較為偏遠的地區(qū)配送成本達到70元,也是如此。 但這樣一算就會發(fā)現,即便一串 200 元的臘腸,單配送成本就占到了 30% 左右,在扣除給員工的分紅,留給餐廳的利潤微乎其微。 這樣做值得嗎? 餐廳老板認為非常值得。 「用電商的話來說,你可以把餐廳的特產當作形象款,它價格高、品質好,用戶喜歡,而用戶一喜歡就會提升對餐廳的好感度,分享賣特產的員工,因為有分紅,又會竭力地為客戶服務,一舉三得?!?/span> 所以一定程度上,這些特產就成了名片,將餐廳推廣出去的名片,而服務員則是「廣告牌」,他們主動加顧客微信,平時對顧客噓寒問暖賣特產,到店也給顧客滿分服務。